那个时候,家里每年都要卖余粮5000多斤,卖猪两头,能卖一头肉牛,还可以卖几只羊,养鸡主要是下蛋,靠卖鸡蛋来换回家里的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生活用品。那个时候物价很便宜,一年能够获得7000~8000元,就非常不错的了,过年的时候,人人都会买新衣和鞋帽,家里猪鸡鸭鱼肉非常多,日常生活也非常富裕,就能过一个幸福快乐的年。
在那个时候,家里的田地种得多,草料和粮食多,牛羊和猪鸡就养得多,家里的日子就好过。若是哪一年,粮食因旱灾、洪灾和病虫害的影响而减产,草料也减少了,家里的牛羊猪鸡,也会少养,那年日子就不好过了。
因此,那个时候,田种得多,粮食和草料充足,养殖业就旺盛;家里没有人外出打工,全部都在家里种田,家里劳动力充足,养殖业才能有人力来喂养;那个时候,农村只要有农产品可卖,就随便就能卖掉,非常方便快捷。
另外,粮食价钱低,农资投入大,在农村种田靠自己家里承包土地,是根本不能养活自己和一家人。因此,又有谁愿意留在家里种田呢?这样一来,就造成农村很多农田耕地撂荒无人耕种。
农村的种田人少了,只有一些留守在家里的老人来种田耕地。由于这些老人年老力衰,种粮食力不从心,家里的农田耕地种一半荒一半,所产的粮食只能自给自足,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喂养猪鸡了,只好少养或者不养。田种少了,草料自然不多,就不能养殖牛羊了,加上放牛羊,人老体衰,老人力不从心,孩子都进城打工去了,只有过年的时候回来。所以,家里的老人,只好放弃养殖牛羊猪鸡了。
农村人越来越少,农产品贸易非常困难。农村老人即使有了一些农副产品需要出卖,需要到非常遥远的城镇上去卖,很不方便,一般老人又都不会骑摩托车开三轮车,全靠肩挑背扛,走着去走回来,非常吃力。因此,农村很多偏僻的地方,农村老人都不愿意去种植和养殖了,在家里只靠自食其力,靠孩子供给,来维持生活。所以,现在农村很少有人愿意养家禽家畜了,即使有养殖的,也只能自给自足,没有多余的了。
【以上是本人观点,如有不妥,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,并积极参与评论,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,一起探讨三农问题,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删除。】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